有需求就有市場,
室內定位技術在現實需求中應用的場景越來越多,工廠、煤礦、隧道、監獄、公檢法以及石油化工、養老院等等都需要人員定位,通過室內定位技術應用保證作業環境下人員的安全,幫助企業智能化管理,做到降本增效,都是目前物聯網技術發展下以位置為基礎的服務。那么,目前常用的室內技術有哪些呢?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當前市面上大致能看到下面這3種主流技術:RFID、藍牙、UWB(超寬帶)定位。
室內定位技術RFID:
這個技術大致于5年前在國內興起,但是由于作用距離近以及天線成本的問題,基本上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地。但是RFID技術帶有一個加密的屬性,天生防偽。結合特色可以做出類似ETC卡那樣的支付場景,我們在車輛通道口往往能看到一個白色的天線盒,當車輛靠近時候讀取卡內數據,賬務扣款并開啟閘道。
室內定位技術藍牙:
這個技術大約是2年前開始在國內興起。由于傳統藍牙演進到低功耗藍牙(BLE)后,藍牙標簽的信號發射電流降低到mA級,待機電流uA級。前藍牙技術陣營的活躍也讓使用藍牙定位的方式很有吸引力?,F在主流的智能終端都支持藍牙協議,但是由于定位精度以及功耗的局限性,目前也還在被開發的階段。
室內定位技術UWB:
UWB其實是一個古老而又新穎的技術,最初是用在軍事定位上,近幾年才開始廣泛應用于企業級B端上。室內定位技術UWB使用TOA方式的精度相當可靠。時延也短,可以說UWB技術是室內定位界的高富帥了。
由于光速傳播的無線電信號時延相當短,需要很強的計算能力跟算法保障精度,所以系統復雜度也高,動輒近萬元的傳感器網絡也常常讓普通場景高攀不起。UWB技術國內也有多家公司提供,典型的服務商如EHIGH恒高,在煤礦產業的應用是非常成熟穩定的。
由于RFID的天線尺寸比較大,部署起來不方便,也不美觀,所以在現在市場上很多場景都不匹配。藍牙定位方式成本低,標簽和傳感器尺寸都不大,部署方便,適應于對于定位結果要求不高的場景。而UWB適應于定位結果要求高且高附加值的定位場景。其實這些常用的室內定位技術在不同的場景都它們自己的市場,并不是以他們的缺點來否定這些技術的存在。
綜上常見定位技術的分析來說,各行各業的企業可以根據應用場景的特點正確選取適應于自身的方案。還有一點,盡量利用現有平臺性的服務來集成,這樣可以更輕松的構建符合客戶需求的定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