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煤礦/礦山生產管理模式采取輪班制度,狂企管理者和礦工往往很重視人員進出礦山打卡考勤工作,因為這關系到切身利益,加之井下分工明確,各班組進入的區域相對固定,似乎也不需要太精確的定位跟蹤。
之前的人員定位系統門檻較低,廠家眾多,但是由于許多廠家不具備研發實力,無法提供有效的煤礦精確定位系統。傳統的定位系統大多是區域性質的定位,精度在80-150米,這種情況僅僅適用于人員在某一區域的大概位置定位,且出現事故異常,也不能夠及時準確定位實際位置,最終導致的結果還是人員位置查詢難、突發危險求救難、安全預警管控難、巡檢過程監管難、巡檢任務考核難、人員脫崗管理難、區域人數統計難、險情回溯分析難、可視化數據展示難等等問題,這就是為什么煤礦/礦山定位系統的概念提出時間不短,但是由于定位技術的限制還是無法解決礦山現有管理難題。
如何解決?厘米級的高精度
礦山定位系統成為行業剛需!
自2010年開始國家政策要求強制安裝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監測監控、人員定位、 緊急避險、壓風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聯絡)以來;
2016年《煤礦安全規程》第十二條又提出,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入井檢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必須掌握井下人員數量、位置等實時信息,入井人員必須佩帶標識卡。
可見近年來,國家以及礦企管理者都越來越重視高精度的礦山定位系統。
EHIGH恒高煤礦/礦山定位系統,采用UWB定位技術,能將定位精度做到高達10cm,其實現方式是通過在礦山內部署一定數量的定位基站,以及人員佩戴標簽卡的形式,來實時獲取人員精確位置,一旦突發意外,救援人員可以直接看到礦山所有人員的分布情況,更有針對性的采取救援。
礦山定位系統結合井口唯一性檢測裝置,進行無卡檢測、多卡檢測、替卡檢測;礦山定位系統可對井下人員、車輛進行實時位置跟蹤,全面掌握礦工、車輛的活動軌跡;通過電子圍欄功能,可實現區域人數統計和危險區域管控;同時還可聯動氣體、粉塵等傳感器進行環境監測;在緊急情況下,礦工定位系統可實現雙向報警,下發尋呼:系統可針對性下發尋呼指令,實現礦工合理調度,下發撤離:當危險情況(冒頂、滲水、氣體突出等)發生時,礦山定位系統可按區域對人員下發撤離命令;通過智能巡檢功能,可對礦工巡檢工作考核管理,規范巡檢流程;主、被動SOS報警,可通過定位標簽按鍵向系統發送SOS報警信息,實時告警,出現異常情況(如昏迷等),標簽卡自動向系統發送報警信息,確保及時救援。
我們知道礦山安全生產包含人員、設備、車輛,只有對其進行有效監管,才能真正實現智能化礦山定位系統,而EHIGH恒高礦山定位系統正是如此:實時掌控礦工位置、區域人數實時統計;巡檢過程全方位監管、任務考核一目了然;險情及時響應、事故原因有據可查;可視化數據、智能化管理提高效率。